你懂什么是“感恩”嗎?

103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你懂什么是“感恩”嗎?

 

沒有愛的夫妻關(guān)系需要忠誠;沒有愛的親子關(guān)系需要“感恩”;不為人民服務(wù)的國家需要愛國主義…而真正的愛,只會通往真實自由。新(舊)聞:河南大學(xué)生孟瑞鵬勇救兩名落水女童后不幸溺亡,兩個孩子的母親目睹這一切之后,反稱孟瑞鵬是自己落水。事后該母親承認真相,說是自己家里窮,害怕?lián)?zé)任,所以教女兒說謊。這則新聞讓我想起一個相反的故事。當一個人對遇到困境的陌生人出手相助,對方萬分感謝,希望回報些什么,助人者說:“若今后你在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的時候,也伸出援手,這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愛,于是就這樣傳遞下去,源源不息。按照這樣溫暖的結(jié)局,我們想象一下:孟瑞鵬舍命救人,失去一條生命,是很悲傷的事情,同時愛的力量,很有可能讓兩家人成為彼此溫暖鼓勵、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至交,讓愛繼續(xù)傳遞??墒且驗檎_陷,孟瑞鵬父母傷上加傷,被救者也擔負了巨大內(nèi)疚,也許兩家人從此只要提到對方的名字,都滿是傷痛。類似的新聞并非個例:被救者跑掉,不為救人者作證的新聞比比皆是,屢屢見諸報端。為什么有些人如此害怕感恩?難道僅僅因為貧困嗎?為什么“感恩”二字,在很多人心里,并不意味著自然、美好的能量流動,而是充滿了恐懼和沉重感?除此之外,又有好多新聞講哪個學(xué)校、培訓(xùn)機構(gòu)讓整個廣場的學(xué)生集體給老師、父母下跪謝恩,最好還要哭出來…

 

孝道文化讓“感恩”變味

 

“感恩”這個詞在中國早已變了味道,“感恩”的本意是,承認愛,并將愛繼續(xù)傳遞擴散?,F(xiàn)在“感恩”這個詞卻常常和“沉重”“責(zé)任”“負擔”聯(lián)系在一起。中國孝道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就是“孩子要感恩父母”。正是感恩父母的傳統(tǒng)文化,讓“感恩”這個詞在中國變了味道。孔融(三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后人卻往往只記得他小時候讓了一個梨子)說:“父母于子女無恩?!备改赋鲇谒接胍B(yǎng)一個孩子,為什么反而成了父母對孩子有恩?好比我買了一輛心儀的車,然后對它各種擦洗保養(yǎng),于是要求這輛車感謝我的保養(yǎng)之恩,豈不可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就像一個黃金球,是向下傳遞的。父母將愛的黃金球傳遞給孩子,孩子再將其傳遞給下一代,生命因此源源不息,這是最健康的家族。而要求孩子反哺,則成了一個死循環(huán),孩子的能量,要投注回原生家庭,不能向下傳遞,不能專心去發(fā)展自己的生命,創(chuàng)建自己的新世界。最要命的是,要求孩子感恩自己的父母,往往是沒有愛的能力的父母。宣稱母愛最偉大的母親,其實她的孩子,常常是在精神上的冷漠和暴力中長大。真正有充沛的愛給予孩子的父母,不會覺得自己是偉大的、付出的、需要被感恩的。反而會感恩孩子擴展了他們的生命,給他們帶來各種神奇美妙的體驗,經(jīng)由孩子,父母享受到了愛的美妙滋味。

 

我想,這是每個幸福父母的必然體驗。當一個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受到幸福快樂時,會忍不住想要感恩人或者大自然,不需要任何人教育和要求他如此。愛不是付出,愛是彼此之間流動的滋養(yǎng)。為什么越不會愛的父母,越希望孩子感恩?因為沒有愛的能力,所以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對自己的損耗。比如,如果心中充滿愛,我們?yōu)閻廴遂贍C衣服,為孩子準備早餐,看著家人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是很快樂滿足的事情。如果心中沒有愛,做一點點事情,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勞累沉重,不停地損耗自身能量。在這些沉重、痛苦的感受的驅(qū)使下,我們會期待對方要感恩自己,回報自己。比如很多媽媽會對孩子抱怨:“我這一身病,都是為你付出累出來的”“我放棄了前途,都是為了你”“我痛苦這么多年不離婚,就是為你有個完整家庭,你可得好好學(xué)習(xí)光宗耀祖,將來好孝順我們”??上攵⒆勇犃诉@些話,會有多難受、多沉重,恨不得剔骨還肉。父母生養(yǎng)了孩子,孩子就得為父母一輩子的不幸負責(zé),這“感恩”二字,得有多可怕。如果孩子出生前有知,恐怕寧愿不生出來,也不愿意如此“感恩父母”吧?!案卸鳎揭撠?zé)任”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扎根于每個中國人的潛意識,一旦被人給予比較大的幫助,立刻感受到難以承受之重。無意識反應(yīng)通常是逃避,逃避不了甚至有可能反目成仇,這就是俗語說的“升米恩,斗米仇”。為什么會成仇呢?你給了我這么大的幫助,我得為此付多大責(zé)任來回報才行?。?!但我沒有能力背負這么大責(zé)任,我會內(nèi)疚。而內(nèi)疚是人們最不愿意承受的,為了防止內(nèi)疚,只好攻擊給予者,宣布他對我無恩,這樣我就不用沉重、內(nèi)疚了。

 

感恩,可以是輕松美好的事情

 

是“恩”還是“仇”,不在于給的多少,而在于給的心態(tài)。我自愿選擇給予,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zé),不期待你給予回報,也不需要你感恩我。這樣的給予,能量是輕松流動的,無論給多給少,都是愛。不期待感恩的給予,經(jīng)常也會收獲對方愛的回應(yīng)。被給予的人心中也種下愛的種子,也許等某一天,它會開花結(jié)果,將愛繼續(xù)散播出去。所以,愛不是用來回報的,愛是用來傳遞的。當我們心中種下愛的種子,自然會對周圍的一切感恩,感恩親人朋友,甚至感恩整個宇宙。真正的感恩,是喜悅能量的傳遞,不是彼此糾纏的犧牲。

 

學(xué)會為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zé)

 

中國人的普遍心理發(fā)育水平,大多處在嬰兒的共生期,尚未形成獨立人格。共生的人,就像彼此糾纏的爬藤,每個人都不能獨立地為自己做出選擇。比如讀書,不是為自己的求知欲,而是為了滿足父母的希望;結(jié)婚,是父母要求的;生孩子,是為婆家生的…這種糾纏關(guān)系中,我們很容易要求別人對我們的人生負責(zé)。比如,有的父母會一邊幫孩子整理房間,一邊抱怨孩子不知道體諒父母、不懂得為父母分擔。替孩子整理房間,是父母自己的選擇,孩子并沒有強迫父母這么做。而沒有獨立人格的父母,卻要求孩子為自己行為背后的情緒負責(zé),孩子怎么可能由心生出對父母的感恩?這樣為孩子付出,孩子內(nèi)心生出的,更多的是對父母的恐懼和厭惡。等孩子長大之后,自然不愿意?;丶铱纯矗驗楸舜思m纏共生的家族,實在太沉重了。如果想要創(chuàng)造出愛的流動,我們得收回?zé)o意識的糾纏,收回要別人為自己情緒負責(zé)的嬰兒心態(tài),成為一個心理上的成年人,這樣,愛的感恩就會自然流經(jīng)。成年人選擇做一件事情,僅僅是因為自己樂意,不圖感恩回報;或者做之前把交換的價碼說清楚,讓對方有權(quán)力平等地做選擇。這都是成年人的自我負責(zé)精神。

 

作者:李雪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quán),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yù)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dǎo))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jixiaozhu.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20-08-12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3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