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心理咨詢中心解析:知識分子為何自殺

122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知識分子為何自殺

 

這有一組驚人的數據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北大心理學博士徐凱文曾對一組有自殺傾向的學生做了家庭情況分析評估,結果令人唏噓:這些有自殺傾向問題較多的孩子大多出自中小學教師、醫(yī)生、公務員這樣高知識分子家庭。這是近年來發(fā)生在教師家庭里的驚人事件:2020年11月12日,南京市十三中學的男生李某,因為寫作業(yè)的問題媽媽對他嚴厲的指責和辱罵等。 李某最終拿起菜刀,將自己的媽媽砍倒。據調查李某是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孩子,成績年級排名一二。爸爸都媽媽是人民教師,由于對孩子管教一直非常嚴厲平家里頻發(fā)沖突。最后這次沖突是李某成績退步到年級第5名。其實這么好的成績已經讓很多人羨慕不已了,盡然因為一點退步釀成這般結局。2016年2月14日,北京大2012級學生吳謝宇弒殺母后潛逃,直到3年后2019年4月21日吳謝宇才被抓捕歸案。這3年里吳謝宇用各種方式藏起母親尸體、利用母親的名義騙取親朋騙款144萬用于嫖娼賭博等犯罪行為。超級學霸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北大。遇害的這位母親也是一名教師,而且教學能力突出,非常優(yōu)秀。2016年2月23日凌晨,西安一小區(qū)“咚”的一聲打破了小區(qū)的寂靜,史學著作、歷史天才少年林嘉文自殺。他18歲便出版了兩本共70萬字左右的歷學著作,在大家眼里他就是個天才。著名歷史學家、宋史學大家李裕民教授盛稱贊他他的水平,一般的博士也達不到。林嘉文的媽媽也是一名小學教師,父親也是在學校工作,他的祖父祖母都是教師,可以說是世代書香。

 

為什么最懂教育的人,天天和學生打交道的老師卻沒有關注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廈門心理咨詢中心解讀:他們是靈魂的工程師更是孩子的生身父母。教育不僅是讓孩子考高分更應該是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他們是老師,更是應該給孩子無條件愛和理解,孩子可以缺老師,但是一定不能沒有家人;即便是老師也不能讓孩子長期於在學習成績大于天的漩渦里死磕。長期學習壓力、教育問題導致出現嚴重心理問題將是終身一盒。他們雖然是人民教師,是高學歷高收入人士,但是心理上不夠健康,在孩子的身上投射了太多自己的欲望,他們“害怕失敗無法接受失敗”,這樣扭曲的心理用在教育中肯出現這樣的教育問題不難理解。有的教師甚至在自己的孩子焦慮或者抑郁之后,還堅定的認為是孩子的問題。我的一個當事人,焦慮、“空心病”,爸爸是某教育補習機構的負責任,之前也是一名數學老師,典型的高學歷高收入人士。他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非??粗?。他常說:如果我自己的孩子都學習成績不好這說不過去呀!這樣我的學校還怎么招生,一直以來對孩子特別嚴厲,孩子從來沒有休息過,只要一放假就在她補習班里。而且這位爸爸非常忙,孩子晚上經常一個人在家里渡過。因為孩子成績一落再落,他發(fā)現孩子在家瀏覽成人網站等等些問題才引起他的關注。

 

廈門心理咨詢中心在和孩子咨詢中發(fā)現這個孩子內心自卑、敏感甚至非常無助,又黃又瘦的小模樣真是一個生在金窩里卻活的可憐兮兮的孩子。他希望旁邊有人和他說話,但是在咨詢中他總是聽的一方,有共鳴他也沒有多少面部表情。我只能放慢語調,我問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說: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能像以前那樣陪我玩。我問他:爸爸每天都這么忙嗎?他說:我除了上學,上補習班其他的時間就我一個人在家里。眼睛里極度缺乏安全感,眼神回避我小手互相揉捏。我只能給這位爸爸的忙找了合理的理由來安撫這個受傷的孩子,聽了這些他的眼睛里透著一絲絲光,表情里多了一些恬靜的顏色。這樣一個能體諒父母的孩子能有多大的錯?后面我把咨詢重點放在了這位爸爸這里,幾次咨詢下來這位爸爸恍然大悟非常懊惱,現在孩子的成績回到之前的水平,小身板也長壯了很多。通過這些事例在如今這樣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中高學歷高要求的家長應該怎樣教育最近孩子呢?我整理了這樣幾個:

 

一、 勿角色混亂

 

在孩子面前做最可親的家人,例如:老師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常把家庭當學校;企業(yè)領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像在指揮下屬。沒有溫度的教育很難影響孩子的心靈,短期會有效果,久而久之孩子肯定叛逆厭學,仇視父母。

 

二、心理失衡

 

尊重孩子成長的過程,用愛和理解孕育孩子的成長。當老師希望自己孩子不要因為學習不好給自己臉上抹黑;高管希望自己的子女至少不比自己差。用這種心態(tài)教育孩子,孩子永遠活在父母心態(tài)扭曲的陰影里。這類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并及時調整。

 

三、保持學習心態(tài)

 

對于高學歷人士會認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錯沒有必要繼續(xù)學習,工作生活也確實挺忙沒有時間在繼續(xù)深造學習,以至于思維觀念落伍,陳舊。從來不認為心理健康對孩子有多重要等等。

 

四、長期缺少陪伴

 

陪伴最能滋養(yǎng)孩子內心。高學歷人士往往任職學?;蛘咂髽I(yè)的高管職位,工作非常忙,他們很少有時間能靜一下心來關注孩子的生活學習。孩子的問題特別嚴重才引起他們的重視。這樣問題這類家長也要有所警覺,安排好學習生活,不讓孩子做“留守兒童”“空巢”孩子。

 

五、教育方式嚴厲苛刻

 

高學歷人士對自己要求高,對孩子要求更高。試想有幾個孩子一開始能達到他們的要求,這樣孩子頻頻受挫,長期這樣心理健康必然出現問題,這方面一定是擺正心態(tài)。

 

六、 過度關注孩子的成績

 

高學歷成功人士非常在意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比自己還優(yōu)秀,這樣和孩子的互動交流等等都是以孩子學習為中心,孩子會感覺非常壓抑。家長這種相處以及教育模式會加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和矛盾。最后,身為教師、公務員、醫(yī)生這類人士在面對繁重的工作之外還務必把子女養(yǎng)育教育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加以總結,規(guī)避問題,發(fā)揮優(yōu)勢。多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多抽時間陪伴孩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鼓勵多理解、多鼓勵孩子開闊思維眼界,讓孩子懷著對知識的向往和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努力學習,孩子心態(tài)好學習成績一定不會差。人最為重要的角色往往不是社會中工作中的角色,而最重要的角色應該體現是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會的棟梁之才,我們應該把更多關注點放在孩子、放在家庭中,孩子健康幸福了成績自然不會差,小家和諧了整個社會才能良性發(fā)展。反過來說做好小家中的“我”才更能踏上勝任更高的社會角色。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15305020431

廈門心理咨詢-官網:?http://www.jixiaozhu.cn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1-04-12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7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