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做難做的職業(yè)!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父母,是做難做的職業(yè)!
做父母不做家長,是宋懷烈先生提出的一句口號。他的觀念是家庭應該育人,不應該實施教育。事實如何?他的孩子英國全額獎學金留學;原新東方家庭教育總指導成運廣老師也提倡做父母不做家長,他的孩子北大高材生;我也提倡做父母不做家長,還寫過一本書叫《孩子可以玩著長大》,如今我的孩子玩成了一個小小的作曲家。如果您還不相信,那么我再告訴您一個事實:去年我訪問了很多清華北大的學生,有90%的孩子是父母養(yǎng)大的,而不是家長(這個在我的新書《父母做對,孩子學習不累》一書中有詳細的闡述)。家長和父母的區(qū)別到底是什么呢?
一不留神,我們做了父母。到了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搖身一變,成了家長。21世紀的家長是什么?在我看來,就是幫著學校和老師向孩子索取成績的幫兇。這個說法讓您比較反感,因為大家都做了很多年家長,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沒有什么覺得不妥。但如果您發(fā)現(xiàn)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厭學,天天抱著手機聊以度日,甚至還學會了一身臭毛病,您就應該真正思考一下,這個“天經(jīng)地義”并非如此。因為,孩子的今天,正是因為你的家長角色所致。當然,我相信您還是不明白,這跟家長的角色有什么關系?且聽我慢慢說來。
上學前我們是最好的父母
在上小學前,我們是天生的良母。比如,你從不會擔心孩子學不會走路,學不會說話。當然個別有缺陷的小孩除外。這個時候,你對孩子感覺是美好的,你能看到孩子的笑容,孩子也能看到你的笑容。你們是如此的和諧和美好。因為,這時候你是作為一個母親或者父親,在養(yǎng)一個孩子。當他蹣跚學步的時候,你的眼神是鼓勵的,是喜悅的,因為你看到了他的改變。當他牙牙學語的時候,你的感覺是神奇的,你會覺得他居然能學會說話!要知道,嬰兒是來自神界,壓根就沒有任何學科基礎,居然能學會一種語言,能理解意思。要知道,這可能是天下最難的事情之一。好了,回到父母現(xiàn)場。那時候,你對孩子的每一個“第一次”都是興奮的,你對他充滿了信心,他對你充滿了信心。你們彼此欣賞,彼此鼓勵,所以他們就從蒙昧混沌的世界,跨入了認知的新世界。
上了小學,父母變監(jiān)工
我們略過幼兒園,是因為幼兒園沒有權利向孩子們教小學的知識,也不應該進行學習評價。如果有,那只是不正規(guī)的例外,姑且不論。如果孩子沒有經(jīng)過學前班的折磨,那么他們是渴望小學的,早就希望像小姐姐小哥哥那樣像風一樣奔跑,戴著紅領巾,背著漂亮的小書包。。。。這是噩夢開始的地方。小學一年級開始,老師對孩子有一大堆要求,這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比如要求必須用什么本子,上面還要包上什么皮。比如,每次作業(yè)有特別具體的要求,當然還有用紅筆的評價。要命的東西,就是這個評價,它把孩子分成了三教九流,上中下等。比如,A同學寫字歪歪斜斜,老師就說,要橫平豎直。于是有的家長就慌了神,看到孩子寫得不直,擦掉重寫。這讓小孩子感覺很糟糕—您試想,哪個小孩子不想寫直了?之所以寫不直是因為他們的精細動作能力不足,這需要逐漸的發(fā)育才能搞定的事情。當然不僅是寫字了,還有考試。孩子有可能坐不住,那么課堂聽講效率不高。當然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的小學,班型太大,老師的教學太刻板,有半節(jié)課可能都在組織紀律,所以教學效果極差,孩子學不會學不好很正常。于是,孩子們就出現(xiàn)了分化。這時候,老師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傳達指令,要求家長監(jiān)督、檢查作業(yè),一定要把作業(yè)搞漂亮了……看見沒有?家長變成了監(jiān)工。他們已經(jīng)從一個愛孩子、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成長的父母,變成了向孩子索取結果的監(jiān)工。
父母變幫兇
監(jiān)工是什么?是只評價和敦促,不干活的人。當然也有少數(shù)父母,仍然繼續(xù)做父母,他們會跟孩子一起面對挑戰(zhàn),理解孩子做不好的當下,接納孩子受挫敗的心情,通過良好的態(tài)度和親子關系與孩子建立心靈的連接,讓孩子開始有力量來面對這些挑戰(zhàn)。而監(jiān)工是只提要求,比如擦掉重新,甚至批評指責破口大罵孩子。這只能導致孩子厭學,導致孩子害怕寫作業(yè),開始變得磨蹭和毫無自信。如果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或者遭遇了老師或者同學的傷害,他們回到家,最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理解自己,安慰自己,而不是追究責任,界定錯誤,哪壺不開提哪壺。這時候,幫兇上場了。很有可能孩子的確有錯,但是孩子犯錯了他們不知曉嗎?他們不內疚嗎?當然內疚。但是他們并不需要你指出錯誤或者追究責任,他們需要同情、理解、接納、安慰。有的家長,特別理性,不斷地指出:如果你不這樣,他們會那樣嗎?非常好的理性推理,甚至這些家長說的全是正確的,那又怎樣?這不是孩子要的。所以,這些家長站到了孩子的對面,繼續(xù)和施加傷害的人一起折磨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就徹底放棄學習了,或者離家出走,或者沉溺于手機,甚至跳樓自殺。向我咨詢的很多家長,就是不良老師和不良學校的幫兇,他們掌握著絕對的正確,把孩子逼向無人理解、無路可走的邊緣。
什么行為才是父母的行為?
父母,是孩子生命的締造者,也是孩子生命的呵護者,是孩子心靈的引路人。我們反過來看,那些向孩子索取好成績好習慣的家長他們是在呵護孩子的生命,是孩子的心靈導師嗎?不是,他們是在摧殘孩子的生命,他們是在把孩子拋向絕望的深淵。一切都是以學習成績的名義,以愛的名義。說到這里,我笑了。孩子都放棄未來了,哪里還有未來?孩子都放棄學習了,哪里還有成績?孩子可能都要放棄生命了,哪里還有愛?父母會怎么做?父母永遠站在孩子這邊。當孩子遇到來自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他們會陪同孩子一起應對。當孩子們做不好的時候,他們會理解、接納、安慰。當孩子們能力不足的時候,他們會想方設法去培養(yǎng)他們的自理能力、自控能力。當孩子們有點滴進步的時候,他們會及時給予贊賞,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他們會用最好的態(tài)度讓孩子明白問題所在,并設想未來可能如何做更好……做父母是需要把孩子看成是一個成長中的生命,而非一個完美的成人。做父母是需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值得敬畏的生命,而非一個可以隨意侮辱和塑造的泥人。
別跟我說現(xiàn)實社會如何
我們見過無數(shù)的孩子被家長所毀滅,而對未來失去希望,甚至失去生命。我們也見過很多孩子,他們是如何戰(zhàn)勝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從而邁向成功的未來。做父母,孩子成績才會真正好,因為他們從小就有求知欲,上進心和感恩之心。做家長,孩子成績會越來越差,因為他們早已對父母、家庭和未來失去了希望。我們也聽過很多家長(不是父母)唉聲嘆氣說,社會環(huán)境如此,我又能如何?別再拿社會環(huán)境如此來掩飾自己的缺位。沒有理想的社會,在美國您也得把孩子當人來培養(yǎng),否則他未來必然是一個問題制造者。應試教育也好,素質教育也好,都是需要父母去幫助孩子應對,而非簡單地做監(jiān)工和幫兇就能搞定的,不信你看看身邊的案例,或者審視一下自己的孩子。你是愿意回歸做父母還是繼續(xù)做家長?愿意回歸做父母的,加公眾賬號(搜索靠譜家庭或kaopuqun)。選擇繼續(xù)做家長的,請留言拍磚訴說你的陳詞濫調!
文轉自:陶勇-家庭教育的博客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15305020431
廈門心理咨詢-官網(wǎng):?http://www.jixiaozhu.cn
機構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湖濱北路世紀海灣巴黎樓19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