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負面的情緒

【廈門心理咨詢、廈門心理醫(yī)生、心理專家郭瀟贏教授】
心理專家:著名心理學教授郭瀟贏
我們的情緒包括了許多方面:高興、緊張、惱怒、膽怯、報復心……當然,也包括憤怒。
與好的情緒相比,我們要想讓自己心平氣和,更要正視自己的負面情緒。
很多人總是否定自己的負面情緒,可事實上,這些負面情緒并不會因為我們的否認而消失,只會在潛意識中隱匿起來,悄悄影響我們對自己的認同感。越是負面情緒越值得我們去承認,因為只有承認它們,我們才能戰(zhàn)勝它們。
如果我們故意忽視負面情緒的存在,它們就會盡量喚起我們的注意,當我們的注意力稍微松懈的時候,它們就立即從潛意識里重新浮現(xiàn)出來。為了壓抑它們,我們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而這種付出完全沒有意義。
詩人羅伯特?布萊把負面情緒形容為“每個人背上負著的隱形包裹”。布萊認為,在生命的前幾十年里,我們總是努力想把包裹填滿,而在生命的后幾十年里,又會努力把包裹清空,減輕肩上的負擔。
大多數(shù)人都對自己的負面情緒感到恐懼,不愿正面以對。殊不知,只有正視這些負面情緒,我們才能找回完整的自我,才能獲得真正充實幸福的生活。
在生活中,總有人對我們說,不要心存報復,不要生氣,不要緊張……越是這樣,我們越覺得自己一定是個缺點滿滿的人。于是,我們努力地壓抑這些負面的東西,但在壓抑負面的同時,我們也壓抑了與它們對立的那些積極因素。就像我們感覺不到自己的美,因為我們花了太多的精力掩飾自己的丑。
因為我們花了太多的精力來掩飾這些負面情緒,所以對于那些不小心把缺點暴露出來的人,總是十分鄙夷。我們變得越來越憤世嫉俗。甚至在我們的眼里,世界上根本沒有一個人能夠讓我們順心,整個世界對我們而言就是一個糟糕的地方。
帶著這種憤懣,很多人越來越覺得上天不公。因為生在了錯誤的家庭,遇見了錯誤的朋友,生活在錯誤的地方,去了錯誤的學校念書……
就這樣,我們掉進了“如果”的陷講——“如果……我就可以……”可是,即便是假設再多,也絲毫不能解決問題。
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常會給人一種假象,似乎只有完美的人才能得到幸福。許多人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損失慘重,卻總是難以如愿。為了裝出一副完美的樣子,他們的身體、精神和心靈都承擔著重壓。
一位醫(yī)生曾這樣描述自己的病人:我遇到過許多被病痛、失眠、抑郁癥和人際關系問題所困擾的人,這些人從表面上看來都很完美——從不對別人發(fā)脾氣,甚至祈禱也是為了別人。其中的一些人患上了癌癥,卻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只是一個勁兒地抱怨上天不公。
其實,這些人并不是沒有憤怒,只是這些東西受到的壓抑太嚴重,在他們的潛意識里隱藏得太深,以至于他們自己和別人都無法意識到其存在。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要求他們先人后己、無私奉 獻,因為“這才是好人應該做的”。結果,在努力做好人的同時,他們逐漸喪失了完整的自我。對于這些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從這種狀況中解脫出來,重新認清自己。他們需要學會原諒自己,允許自己在適當?shù)臅r候表現(xiàn)出憤怒,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自尊和自愛。
我們之所以要正視這些負面情緒,為的是找回完整的自我,結束生活中的痛苦,讓自己不必再欺騙自己,也不必再欺騙整個世界,讓自己變得平靜。
咨詢熱線:0592—5515516
課程電話:15305020431
官方網(wǎng)站:http://www.jixiaozhu.c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