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大學生為何謀殺自己(三)

?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揭秘大學生為何謀殺自己(三)
? ?三、完美主義讓孩子恐懼失敗
據(jù)了解,有些自殺的孩子是因為考試成績不佳,或怕自己拿不到畢業(yè)證,或因自己哪方面表現(xiàn)不良被人笑話……總之,他們怕犯錯,怕讓所有人失望,于是他們一旦感覺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意,就會絕望。
也就是說,他們?yōu)閯e人活著。他們的價值觀,完全掌握在環(huán)境手中,他們對自己沒有認知,心理學有對這種現(xiàn)象有一個說法,叫“喪失自我”。試想,一個把自己丟了的人,怎么還會真實地存在呢?生命就像一臺電腦,如果總給自己輸入一個“沒有自我”的程序,那么早晚有一天,他會真的消失。
有一個高考生來咨詢,她說在答卷時總愛走神兒,而且無法自控。特別是在答數(shù)學卷子的時候,頭腦中會一片空白,紙上的那些字好象全不認識了。她急得會出汗,有一次還在考場上哭了出來。因此她的數(shù)學成績總不及格,可她說在小學她還曾經(jīng)是數(shù)學科代表。
我請她回憶一下成長過程中受過的刺激。她想了想,說上初一的時候,有一次她的數(shù)學成績考砸了,老師讓他們回去請家長簽字,可她不敢給媽媽看,就自己模仿媽媽的筆跡簽了字,可老師還是看出來了,當著全班的面揭穿了這件事,并當著那么多同學羞辱她,當時好多同學都笑出聲來,下了課也不再理她,有人還冷嘲熱諷地說她不是老實人。
我問她為什么不給媽媽看,她說怕媽媽生氣,因為她的數(shù)學成績一直很好,媽媽也總為此感到驕傲,還盡拿她和親戚家和同事家的同齡孩子比。
“如果你成績好,媽媽是不是特別得意?”我問。
她點頭,“可我就怕她總拿我跟別人比,特別是數(shù)學,我媽的虛榮心特別強,她在幾個兄弟姐妹中最要強,也最有出息,在單位她也是領導的紅人,她的信條就是‘決不能讓別人說出話來’,所以對我的要求也特別嚴,有時候甚至讓我喘不過氣來?!?/span>
“所以你就不給媽媽看卷子,怕她的美夢破碎了?”
她點點頭,“是呀,如果她看到那個成績,非把我撕了不可,我了怕她傷心,所以才自己……”她低下頭。
我把她媽媽請過來,媽媽剛一坐下,就劈頭蓋臉地數(shù)落女兒,并表現(xiàn)出焦躁和疲憊。但即使這樣,她仍然表達得體,上身直立,說話時,也只是嘴巴在動,臉始終面對著我,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站起身時,手也下意識地拉一拉衣服的后襟……這一切完美的體現(xiàn),與身邊懶散的女兒形成顯明對照。
我問她是不是比較好強。她看了看女兒,點點頭,“我覺得女人就不應該懦弱,如果女人不能自立就不會被人瞧得起,可就是這個女兒讓我操心,唉,無論我怎么說她就是不往心里去,還盡給我抹黑,數(shù)學考成這個樣子,多丟人吶!”
談話間,得知這位母親在小的時候家境貧窮,作為長女,她撐起了家庭的重擔,并且擔負著為家族翻身的使命。所以,兄弟姐妹中只有她一個考上大學,而且被分配到北京工作,進了一家國營機關,現(xiàn)在作了主任——這一切,都讓她堅信,女人只有自立、自強,不輸給男人,才能安全地活下來,才能被人瞧得起。
她說,過去他們家很窮,上小學時,同學就笑話她穿不起新衣服,鄰居也看不起他們家里人,所以在成長經(jīng)歷中他們遭到過許多白眼兒,因此她立志,非要翻身給他們看看不可——這就是她完美主義的緣起,也是“決不能讓別人說出話來”的原因。他把這種經(jīng)驗傳遞給女兒,可女兒沒有她當年的家境,感覺不到那種因自卑而反彈的翻身愿望,但女兒感受到,如果讓媽媽感覺到任何的不完美,自己就會倒霉,所以,為了能讓自己安全些,她只能出此下策。
我說:“正是因為怕給完美的媽媽臉上抹黑,她才不敢誠實,也因此遭到數(shù)學老師的羞辱,母親和老師的合作,導致她今天一看到數(shù)學卷子就頭疼,這只不過是一種條件反射,它的根源,在于母親的完美主義?!?/span>
母親聽到這里,深深嘆了口氣,“沒想到,是我害了孩子,可我沒感覺給她太多壓力呀,他怎么會……?”
我說:“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不愛她,如果失去父母的關愛,那對于孩子來說就沒有什么存在的意義了??赡愕呐畠涸谏钪懈惺艿降氖恰绻铱嫉煤?,母親就愛我,如果我考得不好,母親就不愛我’,因此,你給女兒的愛是有條件的,換句話說,孩子用成績換取母親的愛,所以她就特別在乎成績,就怕輸,一旦輸,就得不到愛,那孩子能不懵嗎,這個壓力也太大了吧?”
“那我該怎么辦,還有補救的余地嗎?”母親焦急地問。
“全面接受自己和孩子,無論輸贏、對錯,都一如繼往地愛她,接受她,決不要因為環(huán)境的改變而使你們的愛有所變化,比如分數(shù),它不該與愛畫上等號,最多也只是個要求。如果你給到女兒無條件的愛,那么她就會成為一個完全接受自己的人,將來如果遇到什么挫折,也不會像今天這樣一看到考卷就懵,女兒向母親學作女人,會用母親對自己的方式對待自己。”
在自殺的新聞中,很多都是因為考生成績不佳,其實,他們有些人雖然不在父母身邊,不必再感受父母的完美主義,可那個暗示還在,這就像一個條件反射:如果愛與成績緊密結(jié)合,那么一旦成績掉下來,愛也就沒了。沒有了愛的人,還有什么生存的意義呢?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官方網(wǎng)站:心理健康 ◆?http://www.xmxljg.cn
官方網(wǎng)站:心理雞湯?◆?http://www.jixiaozhu.cn
專家督導:心理輔導 ◆?http://weibo.com/fjxlzx/
專家督導:心理治療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心理詞典 ◆?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心理課堂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
公司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