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摔倒要怎樣安撫?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孩子摔倒要怎樣安撫?
我上周跟團了花時間推薦的自行車,收到當晚,小葉子就在小區(qū)試騎成功,很有成就感,于是第二天,我、老公、媽媽又帶她出來騎了。小葉子適應了之后膽子越來越大,越騎越快,一眨眼的功夫,我們沒跟上,孩子就因為身體太側傾、路上又遇到凸凹導致翻了車,然后開始哇哇大哭。我們都心疼壞了,我媽反應尤其大,一邊安慰一邊用腳剁地,說‘都怪這不平,讓小葉子摔倒了。’”
呃又來啦……關人家“地”什么事兒?。柯牭降囊凰查g,我覺得很荒誕,也猛地想到媽媽小的時候,有次也是用的相似的處理方式:大概4、5歲的時候,我在屋里亂跑,一下子磕到了桌子,我媽看我磕出血來了,很心疼,一時又想不到什么好辦法,“啪!啪!”打了兩下桌子:“都怪這桌子擺這兒,媽媽也使勁兒打它,讓它也疼!”作為孩子,在受傷的一刻,我能感覺到媽媽強大的庇佑和關愛,這種感覺挺爽的,還成功的轉移了注意力,當下的確有被安撫到。但幸好這種事沒有常發(fā)生,因為長遠來看,弊處很多:
1)為事件簡單粗暴定性:無意間加重了孩子的受害者心理。
孩子受傷后,產生的情緒可能很復雜:挫敗、害怕、生氣、失望、報復……她可能是自責不夠小心,可能是懊惱能力不足,可能是害怕再受傷拒絕嘗試……如果我們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認定都是物體惹的錯,相當于武斷下了判定:地不對、石頭不對、針不對,總之,受傷都是外因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自動放棄尋找內因、覺得自己是這個事情的受害者,看著“加害”的一方接受懲罰。而受害者心理更可怕的地方在于,它可能會延展到其他方面,甚至形成一種抱怨不公或委屈的模式,比如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因為別人、世界、過去,所以我……”。
2)阻礙了孩子通過感受自然后果,學習到必要的安全知識。
孩子總會有磕磕絆絆,父母沒法一直陪伴,我們最期待看到的是,孩子能經由之前的經驗教訓,收獲自我保護、防患未然的安全意識,有能力自己應對。這樣,當我們不在孩子身邊的時候,我們會格外放心??扇绻龅絾栴}時,我們不去提醒孩子反思自己可以注意的部分,等于錯失了培養(yǎng)孩子承擔責任的機會,下一次孩子遇到危險,還是可能會受傷。
3)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暗示了對待人的態(tài)度。
地、桌子、空間雖然只是物件,看似沒有生命,但萬事萬物皆有靈,一樣不可以不尊重,因為孩子觀察到的,是我們的態(tài)度,我們也在示范,當一個人受傷、遇到挫折、委屈,要做出什么反應,采取什么樣的策略和模式。打回去、解一時的氣,是一種錙銖必較、以牙還牙的復仇心理,教給孩子的是遇到不愉快就去責備、批評別人,一個對物品輕蔑、不尊重的孩子,對人也是一樣。
那我們到底該如何安慰孩子呢?
首先,鎮(zhèn)定、鎮(zhèn)定、鎮(zhèn)定。孩子學走路、學騎車難免磕絆,如果只是一般的摔倒、受傷,我們自己可以先不用大驚小怪,才能幫孩子減輕恐懼焦慮;如果確實挺疼,可以給孩子一些時間去平復,允許孩子哭、發(fā)泄出來。所以那天,我先是蹲下來擁抱了小葉子,判斷腿沒什么事,孩子可能是嚇到了,我就反復的上下?lián)崦暮蟊?,同理她的感受:“寶貝,是不是摔疼了?哦,這里紅了,媽媽看到了,是很疼呢,你覺得有點害怕?”
其次,回顧受傷過程,啟發(fā)孩子思考,下次如何避免受傷。
“寶貝,剛才發(fā)生了什么呀?你是怎么摔的呢?”我問小葉子。
“太……快了,就掉……了?!彼叧槠?,邊支支吾吾。
“哦,那我們下次要怎么做呢?”頓了一會,我又問,“是不是可以慢一點?”
“是?!?/span>
“要能看到爸爸媽媽在旁邊,嗯,還有嗎?”我指了指地上凹凸不平的地方。
“不在這玩。”
“哦,要繞開是嗎?”
“是!”
最后,Happy Ending,用游戲化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學習同理心。因為媽媽剛才跺腳懲罰了“地”,我既不想傷害她的面子,又想讓孩子知道,復仇心理不可取,所以參考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給小板凳揉揉疼”的方法,假裝地是有生命的,和小葉子來了個即興角色扮演:“哎呀”,我指著地說,“媽媽聽到它和我們說,剛才小葉子在這里摔倒了,它也很疼呢,你摔在它身上啦!”小葉子有點不好意思地笑了。
“哦哦,不好意思哦,地先生,那我們給你揉一揉好不好呀?”我蹲下,假裝揉了揉,女兒也跟著學。
“那你可以原諒我們了嗎?什么?你說什么?”我假裝湊近去聽,“哦,你讓小葉子以后小心呀!小葉子,你知道了嗎?”
“知道啦!”
“好,那我們和地先生拜拜吧?!迸畠阂哺鴵]了揮手。
因為沒有批評我媽,她情緒還比較穩(wěn)定:)雖然只是一件小事,我還是挺感慨:哪里需要專門找機會教育孩子,這些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已經夠多。關鍵就是,當一些考驗出現,我們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讓孩子看到我們行為、語言、態(tài)度背后,可以積極影響孩子的為人處世的方式,這,才是真的抓住了教育孩子的黃金機會。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www.jixiaozhu.cn
心理健康網:?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